返回首页 >

成语故事里的枣庄|④任重致远Take a heavy burden and embark on a long road

2025-09-02 17:48   大众新闻

  该段选自《墨子·亲士》,译为:“即使是贤明的君主,也不喜欢没有功劳的臣子;即使是慈爱的父亲,也不喜欢一无是处的孩子。因此,凡是不能承担责任而居于这一位置的,他就不是适合居于这个位置的人选;凡是不能胜任爵位而领受这一俸禄的,他就不是应该享有这份俸禄的人选。良弓不容易张开,但可以射得高、入得深;好马不容易驾驭,但可以载得重、行得远;贤才不容易领导,但可以使国君受人尊重。长江、黄河不厌恶小溪流的汇入,所以水量巨大。圣人勇于任事,善于接受他人意见,所以能成为治理天下的英才。长江、黄河不是从一个水源流下的;价值千金的裘皮不是从一只狐狸腋下集成的。哪有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就不采纳,与自己相同的意见就采纳的道理呢?这不是贤君治理天下的方法。”

  《墨子·亲士》全篇围绕“贤士”一词进行论述,阐明了任用志行高洁、才能杰出之人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从而劝说国君亲近、重用能人使其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在文章开头,墨子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存士兴邦,忘士误国。亲贤近才,可得治国良策;礼贤下士,可昭圣明之哲。紧接着,墨子以晋文、齐桓、勾践三位贤君作例,指出他们历尽艰辛、忍辱负重最终“达名成功于天下”,借此来论证选用士才亲善于民和国家兴盛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指出,国君要做到亲士用贤,除了要有爱士之心外同时须防绝奸佞之辈,摒弃谄媚之徒,掌驭才之术,怀敬才之德。敦厚若朴,虚怀若谷,广开言路,从善如流,才能得民心、安天下。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