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警惕!“云手机”诈骗黑手正伸向老年人

  近期,北京接连发生利用“云手机”实施诈骗的案件,不法分子借助云手机的虚拟性、不易引起警惕等特点,针对老年人等群体设下投资陷阱,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北京市反诈中心近日发布预警,提醒市民提高警惕,防范此类新型诈骗手段。

  网络交友中投资陷阱

  老人成“洗钱工具人”

  70岁的赵阿姨通过交友网站结识一名男子,在对方持续数月的情感攻势下逐渐建立信任。

  今年7月底,该男子以“掌握股票内幕信息”为由,邀请赵阿姨共同投资,并引导其通过微信登录某云手机小程序。该云手机内已预装投资软件和小众聊天软件,赵阿姨与对方的沟通及“投资操作”均在其中进行。为获取信任,对方先向赵阿姨转账25万余元,称需将现金兑换成超市购物卡,以卡密形式“注资”。看账户中“收益”不断增长,赵阿姨陆续取出近20万元积蓄购买购物卡并提供卡密。

  一周后,当赵阿姨询问提现时,对方彻底失联,而云手机内的软件和聊天记录已被全部清除,证据难寻。警方调查发现,对方转账的25万元实为诈骗赃款,赵阿姨不仅被骗,还无意间成为“洗钱工具人”。

  骗子为何相中“云手机”

  反诈民警告诉记者,骗子看中了“云手机”虚拟运行、使用方便等特点,注册“云手机”账号,预装虚假投资的涉诈app和小众聊天软件提供给事主使用。

  一是通过小众聊天软件保持和事主的私密联系,不易被他人发现;

  二是在“云手机”中安装涉诈App进行投资,避免事主使用实体手机登录涉诈软件时收到风险提示;

  三是一旦事主醒悟,骗子可以远程操控“云手机”删除相关证据。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