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文化书院进行时 | 龙窑薪火照乡野!朱家庄以文化蝶变绘就乡村振兴新愿景

2025-09-03 15:01   文明在高新

  “不是把非遗当‘古董’,而是让它变成能赚钱、能传承的活技艺。”朱庄社区党委书记朱乃成的思路很清晰。书院开设陶艺班、刻瓷课,村民从“看热闹”到“动手学”,目前已有50余名村民成长为陶艺手艺人。张源源工作室的陶琉“大闸蟹”、“蛇来运转”陶瓷盘等文创产品,每件售价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且在作品外包装上标注“朱家庄文创”品牌。

  产业造血:从“单点创收”到“生态闭环”

  “这大闸蟹做得太像了,我得买两只回去当摆件!”游客陈新刚拿着陶琉“大闸蟹”爱不释手——在朱家庄的文创市集上,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2025年3月,“乡村好时节・游购乡村”创意市集开幕,陶瓷、非遗、文创产品集中亮相,周边张店、桓台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仅5天就带动销售额超5万元。

  文化的“热度”,正在转化为经济的“增量”。朱家庄构建起“文化+文旅+农业”的产业生态闭环。

  2025年春节假期,朱家庄国际艺术村接待游客超2300余人次,25户民宿、8家特色餐馆全部满房,直接创收10余万元;即将启幕的2025中国淄博朱家庄国际木火节,更吸引中、美、希腊等10国70余位陶艺家参与,配套的啤酒音乐节预计拉动消费超30万元。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