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科技小院孕育燕麦“中国芯”
2025-09-04 17:03 张家口新闻网
“多年来,研究团队构建了燕麦+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明确了燕麦晚播避旱和混播抗旱适宜播期和品种组合,研发了燕麦绿色低碳栽培技术,引入了智慧栽培和精准监测技术,为半干旱区燕麦高产高效绿色智慧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其中,基于无人机的精准监测技术构建的燕麦产量预测模型,率先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引领了国内外遥感技术在燕麦研究中的应用。”市农科院饲草所燕麦育种团队副研究员王星宇介绍。
近3年,燕麦节水节肥丰产增效种植技术体系、燕麦间混轮作和复种丰产增效种植模式等在河北坝上、内蒙古、山西北部等燕麦主产区累计推广598万亩,平均节水20%、节肥30%,经济效益显著。
从一株燕麦到万亩良田
科研持续攻关,捷报频传。市农科院饲草所燕麦育种团队资深研究员李云霞介绍,2014年“坝莜18号”创造旱地裸燕麦单产纪录;2023年“坝莜21号”在战海乡试验田单产达924斤,再破纪录;“坝莜19号”成为全国第一个圆粒型加工专用品种;“坝燕7号”大大缓解了我国燕麦饲草种子市场“卡脖子”问题,为我市燕麦种业领跑全国奠定坚实基础。
燕麦荞麦是粮饲兼用作物,对农牧交错带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草原天路旁的示范田里,燕麦(绿色)、荞麦(粉红花色)、胡麻(蓝花色)、麻豌豆(紫花色)与油菜(黄花色)交织成一片绚烂田园。这种中心式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既提高了土壤肥力与生态稳定性,又推动了农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