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新山东丨开放共赢,扩大蓝色“朋友圈”
2025-09-05 06:56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这里处于中日韩世界船舶制造业“金三角”中心地带,拥有水深湾阔的地理条件以及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分布集中的比较优势,且紧邻青岛港前湾港区,航道资源优越,超过200条航线连通全球各地。一批“大国重器”从海西湾驶出: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船交付运营;比利时CMB公司21万吨氨燃料散货船用上“青岛芯”发动机;“青岛造”大气海洋激光雷达远销欧美、韩日、东南亚等市场……作为山东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链主”单位,北海造船现手持订单近60艘,国际客户订单量超85%。

8月29日,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阿布扎比”新航线首航,99辆国产校车搭乘“宏达新加坡”轮驶向阿布扎比阿里山。港口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在经济发展大局中起到战略“棋眼”作用。山东港口航线总数360余条,形成日韩、东南亚、中东、印巴、欧美五大优势航线组群,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多个港口建立贸易往来,为沿黄省份提供高效便捷的出海通道。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正在释放倍增效应。山东港口围绕“丝路电商”,助中小微外贸企业“借船出海”。2024年新增国际友好港10个,国际友好港总数达到54个,拓展山东蓝色“朋友圈”。
海洋合作的山东实践正赢得国际认同。今年9月7日至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将在青岛举行,届时将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700名嘉宾共聚一堂,围绕海洋未来展开深度对话。借助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山东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拓展海洋开放合作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