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博士考公入职1个月,就因故意泄露国家秘密被抓
2025-09-08 08:43 保密观微信公号
党政机关和涉密企业事业单位的新入职人员,既是保护国家秘密安全的生力军,也是机关、单位保密教育的重点对象。一些新入职人员初到岗位,就造成失泄密事件,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典型案例
案例1
杨某是一名90后,具有博士学位。2022年9月底,杨某作为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1年)在某省直单位工作,主要从事文件收发等工作,其于当年10月先后2次将2份涉密文件带回家中,并上传至境外网站。2022年10月底,杨某在其住处被抓获。杨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违反保密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被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二个月。
案例2
张某某是一名95后,于2019年6月签署《保密承诺书》,在某军工单位从事装配工作。期间,张某某通过交友软件结识“女网友”,向境外间谍人员提供国家秘密信息。2021年1月至2月,张某某非法获利1200元。张某某被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剥夺政治权利一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00元,追缴违法所得。
警示
上述案例中的新入职人员,对应尽的保密责任和义务缺乏深刻认知,对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缺乏系统了解,最终步入歧途,泄露了国家秘密,不仅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也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教训深刻,代价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