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样学样”种葡萄,这个专业村带动20村共赴“甜蜜”路
2025-09-08 09:54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2008年春季,李庙村从莱西请了专业老师来指导技术。村里以李玉亮为首的9名党员干部,一人一个棚,带头种植“藤稔”葡萄。“一开始试种大棚搭建得很简易,2亩地一个棚,投了4万元。”李田清就是9名党员之一,“第一年养苗,第二年挂果,2009年葡萄收获后每亩纯收益达到了1.5万元。”
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村两委有了底气,更有了扩种的信心。2009年秋收后,正值莱西、平度等葡萄专业种植区的收获季,各地商贩集聚于此。村里决定带着乡亲们到现场感受葡萄种植带来的实在效益。说干就干,李玉亮租来了两辆大巴车,拉着村里70口人往青岛奔,“咱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乡亲们真眼瞧见来得真。”
2010年春季,李庙村陆续建成了96个葡萄大棚。“村民只管种就行,管理技术、后续销售的问题,俺们村两委解决。”李玉亮说。村民没有了后顾之忧,此后几年,李庙村的葡萄产业飞速发展。2016年,李庙村葡萄产业总收入突破1600万元,这个当时仅有145户人家的平原村在陈集镇名气大噪。与此同时,村中葡萄大棚数量扩大到196个。
可随着种植规模扩大,新的难题出现了——本地市场无法消化激增的产量。李玉亮当机立断,带着两名村干部,装着自家葡萄连夜赶赴北京新发地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凭借过硬的品质,他们成功签下两个长期客户,解决了近一半葡萄的销路问题,“一直到现在,俺们都在合作,每年村里的四成葡萄都卖到了北京。”
陈集镇先后建成了4个300亩以上的葡萄产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