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青州:减负亦要“精准识别”
2025-09-08 12:22 大众网
校对偏差要精准。政策执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特别是在为基层减负的道路上,纠治的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顽瘴痼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要跟踪做好政策执行的评估问效,及时发现并校正政策执行中的偏差或者误解。一方面,通过定期调研、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等方式,收集基层干部的反馈意见,对减负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精准发现问题并校准偏差,确保政策执行不偏、效果最好。另一方面,加强对政策落实部门责任人员的教育培训,及时统一思想、解读政策,堵塞人为因素影响政策落实的风险点,减少因认识不足、执行不当导致的偏差。
完善制度要精准。建章立制是保障基层减负常态长效的有力举措,必须精准到位才能一劳永逸。因此,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要深刻把握“减负”和“赋能”的含义,既要及时细化完善减负政策,确保各项措施持续有效;又要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管理办法,用科学合理的制度为基层工作赋能增效。同时,还要完善培训教育机制,满足广大基层干部不断“充电蓄能”的诉求,让他们在摆脱繁重负担的同时,有更多机会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真正统筹好“减负”与“赋能”,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松绑减负、注入活力。
责编:李晓芹
审签:于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