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言 | 海上山东何以“新”
2025-09-08 16:28 闪电新闻
新生态守护底色,山东深知海洋生态是生命线,确立建设清洁海洋、健康海洋、安全海洋、美丽海洋、绿色海洋五大目标。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沿线布局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49家A级旅游景区、66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8个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和22处文化主题驿站;烟台养马岛实施岸线修复与生态养殖转型,海域水质提升至二类……截至2024年底,山东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3.6%,稳居全国前三,创成6个国家级美丽海湾,“立”牢了生态根基,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山东以“立”为纲,从顶层设计到生态保护,层层夯实海洋发展的“四梁八柱”。

入“木”三分:深耕细作,挖掘多元价值。
新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山东瞄准海洋经济的“高精尖”领域,推动产业从“传统加工”向“高端制造”跨越。
在烟台,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持续壮大,自主研发的深海半潜式养殖平台“蓝海1号”“长鲸1号”,可在12级飓风中稳定作业,将养殖区域从近岸推向深蓝;
在潍坊,海水淡化产业形成集研发、装备制造、供水于一体的完整链条,力争今年全市日均淡化规模达到20万吨,为环渤海地区缺水问题提供“海洋方案”。
这些“从0到1”的突破,是“十年树木”的深耕精神,是“成林成势”的产业追求,让山东海洋新兴产业产值持续增长,成为拉动海洋经济的“新增长极”。
从“单点突破”到形成“产业森林”。山东以“入木三分”的韧劲,在海洋产业领域多点发力、纵深突破,让“蓝色国土”释放多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