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潍坊临朐:智慧菌业“链”起振兴路

2025-09-08 17:41   大众网

  草山亭村的蜕变颇具代表性。片区化模式推行后,统筹上级资金和自筹资金盘活了县农旅集团的闲置场地资源,引入企业提供菌种技术,木耳种植规模扩至20余亩,带动就业人数增至20人。“党组织牵头,我们发展产业心里有底!”草山亭村党支部书记赵明圣指着晾晒场的木耳,笑意十足。

  科技赋能:智慧方舱撑起“致富伞”

  “温度22℃,湿度75%,氧气浓度21%……”在智慧方舱监控室,工作人员轻点屏幕,7座方舱的实时数据清晰呈现。这些长12米、宽3米、高3.2米的“科技大棚”,搭载“五恒一智”系统,能精准调控温度、湿度等五大生长要素,为100多种菌菇打造“定制环境”。

  “传统种植靠经验,智慧方舱靠数据。”项目负责人彭飞拿起一枚金耳说,金耳种植除采摘、换菌棒外,全程无需人工,单人可管7个方舱。通过精准调控,金耳出菇周期稳定在45天,全年产8批次,单棒产量400-500克,比传统种植增产30%以上。

  效益更是亮眼。按单个方舱的标准化菌棒测算,年产金耳23万斤,参考16-20元/斤的批发价,单舱年收益36.8万-46.08万元,7个方舱总收益超320万元,净利润达156万元。“智慧方舱菌菇产量高、品质稳,还未采摘就对接客商预定采购。”彭飞翻着订单,满是自豪。如今,方舱已拓展种植秀珍菇等品种,可根据市场灵活调整,未来还将引入溯源系统,让“智慧菌菇”更具竞争力。

  联农带农:“小菌菇”串起“大民生”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