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昌乐:何以成为企业落户新高地?探寻背后的“营商秘诀”
2025-09-10 15:22 大众网
纵观昌乐在企业培育、产业集聚方面的实践,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结果。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昌乐的经验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仅意味着优惠的政策和低廉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构建一种基于互信、高效、法治的新型政商关系。
去年2月,在昌乐县企业家表彰大会上,党委政府公开向全县企业作出“四项承诺”:树立一种理念,坚持“墙内事经理做、墙外事政府办”,真正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坚持一个原则,对企业的诉求,只要不违法违规违纪,都要不讲条件、集全县之力解决;信守一项承诺,有事办好、无事不扰,让企业安心发展、专心经营;守牢一条红线,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严禁“吃拿卡要”,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持续推动的自我革命,让政府“服务者”的底色更加鲜明。通过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位浙江来昌考察的企业家评价道:“在昌乐投资最放心的是这里法治环境好,政府讲诚信,政策连续性强。”
昌乐县积极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行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推动供需精准对接。目前,已组织企业参与活动20余场,实现交易额52.1亿元,全年力争市内交易额突破70亿元。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也是昌乐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内容。该县用好“四张清单”,通过企业家座谈会、“遍访企业”、等活动,建立畅通的政企沟通渠道,既做到了“亲”商安商,又保持了“清”的边界,形成了健康和谐的政商互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