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咬伤也可能患破伤风?医生详解防治要点与新药突破
2025-09-10 16:01 大众网
“医生会通过检查伤口情况、询问咬伤细节等方式,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针。”逄金满介绍,临床中用于破伤风短期应急预防的 “破伤风针”,实际指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其核心作用是快速为人体提供抗体,阻断破伤风毒素的致病过程,为后续免疫保护争取时间。
三类传统制剂各有特点,创新药物突破临床局限
据了解,目前临床常用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主要分为三类,但其在安全性、保护时长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破伤风抗毒素(TAT):提取自免疫马的血浆,经纯化制成液体抗毒素球蛋白制剂,保护时长约 10 天。由于来源于马血清,该制剂存在一定过敏风险,注射前必须进行皮试,皮试不合格者需接受脱敏注射或更换药物,增加了临床使用的复杂性。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 (ab') 2):与 TAT 来源相同,但经过深度纯化工艺处理,纯度更高,保护时长同样为 10 天。不过,因仍属于马源制剂,注射前仍需严格皮试,无法完全规避过敏风险。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TIG):提取自健康人血浆,过敏风险显著降低,保护时长延长至 28 天。但受限于来源和作用机制,其保护周期仍无法完整覆盖破伤风梭菌 3-21 天的潜伏期,存在一定防治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