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见证河湖蝶变丨从“污水库”到“生态湖”,泰安天平湖蝶变让村民共享生态红利

2025-09-11 17:17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钮晶 孙博洋 泰安报道

  9月10日下午,“见证河湖蝶变 共建美丽山东”媒体行记者团走进泰安天平湖,实地考察天平湖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天平湖,又名“大河水库”,坐落于泰安市岱岳区,建于上世纪60年代,属黄河流域大汶河水系,总库容2997万立方米,流域面积85平方千米,兴利库容2030万立方米,是国家级重点项目。泰安抽水蓄能电站的下水库,具有发电、防洪、生态景观等功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化开发活动加快,人口激增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形成了鲜明对比,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湖中,垃圾成堆、河流受阻、非法填埋等问题接踵而至,一系列问题导致天平湖的水生生态系统遭受重创,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服务功能急剧退化。

  如何打破生态困局?泰安市岱岳区出台了多项举措,通过实施“源头封印,斩断污染之源、水岸同治,复苏生态之貌、资源管理,优化用水配置、文化赋能,转换生态价值”等方法,使得天平湖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态魅力与活力。

天平湖全景治理前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