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济青烟错位发展,115颗卫星成功入轨!山东用独有的产业优势交出一份“星空答卷”

2025-09-11 22:23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孙忠涛 烟台报道

  9月9日凌晨,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的灯火划破夜空,捷龙三号遥七火箭搭载11颗卫星直冲云霄。这是山东近一个月内完成的第二次海上发射。

  “截至目前,山东已经累计保障了18次海上发射任务,将115颗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9月10日至1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烟台海阳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链’出新业态”专场,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军民结合推进处处长王超表示,山东不是航天大省,但山东拥有工业基础比较雄厚、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通过海上发射为牵引,向商业航天的产业链上游去拓展。目前,山东以海上发射为核心牵引,全省商业航天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凸显:烟台聚焦海上发射组织与火箭配套制造,济南主攻卫星研发与地面设备制造,青岛侧重测控服务与海洋遥感应用,三地已初步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集群格局。

  记者注意到,虽然山东在商业航天领域起步较晚,但山东用独有的产业优势已然交出了一份“星空答卷”。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