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淄博工业简史 | 一部经典的城市发展教科书

2025-09-12 11:02   淄博日报

  从《纪录片》中,我们看到和加深理解了党和国家不同时期发展战略的淄博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确立,156项国家重大工业项目的落地建设,困难时期国民经济的调整整顿,“四五”计划后期开始的大规模的地方工业建设,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些都在淄博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我们看到了淄博曾经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看到了更丰富、更珍贵的产业禀赋,包括在机械、电子、化工、医药、陶瓷等非金属材料多个领域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其中,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填补了国家空白,并应用于国家的重大工程和科学技术装备,应用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配套项目。

  我们看到了不同时期淄博的孟泰、赵梦桃、王进喜、郝建秀、倪志福和千千万万朴实勤劳的产业工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扬主人翁精神,实践《鞍钢宪法》,兢兢业业,艰苦奋斗,钻研技术,勇于创新,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建功立业。

  我们也看到了一大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舍家奔赴大西北、大西南、中原等艰苦地区,支援国家的三线国防科研和基础工业建设,吃苦受累,无怨无悔。更有十几万老国有企业的产业工人,在市场化改革的困难阶段,以无以比拟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转型。在他们的身上,既镌刻着革命年代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也体现着新时代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和创造精神。他们,是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淄博这座城市的脊梁,是最可亲可敬的人。每每看到想到这些鲜活的人和事,总有一种感动难以平复。这也许应是《纪录片》收到的最可贵的社会效果。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