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6万吨再生水与3577个排污口整治背后的河湖新生
2025-09-13 07:05 央广网
“天平湖的治理是系统性的工程,我们不仅解决了污染源头问题,更注重生态的修复与提升。”泰安市生态环境局岱岳分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郑华明说,沿着环湖路前行,18公里污水管网与20公里雨水管网实现“泾渭分明”,1200亩湿地像一块绿肺净化着湖水。更妙的是“生态+文化”的融合,泰山石敢当文化园讲述着民俗故事,泰山秀城重现历史场景,每年300万游客纷至沓来,带动近万人就业。
天平湖湖水如镜,将山脉轮廓尽数揽入怀中(央广网记者 刘博伦 摄)
如今的天平湖,48种鱼类畅游水底,天鹅、骨顶鸡等珍稀候鸟前来越冬,Ⅲ类水质的湖水倒映着泰山轮廓,成为 “国泰民安”的生动注脚。
一河一湖的蝶变看生态治理的“组合拳”
从康汇河到天平湖,泰安的治水实践勾勒出清晰路径。在控源截污上,“关停+搬迁+处理”组合拳切断污染源头;在生态修复上,湿地建设与水系连通构建起水循环体系;在智慧管理上,“肥城碧水”平台等智能化手段实现全链条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