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 | 从67项全球全国冠军产品看“工赋山东”的滨州答卷
2025-09-12 17:08 闪电新闻
滨州以67项全球、全国冠军产品为支点,撬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同时以广阔的产业覆盖面,成为滨州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石。
冠军产品并非凭空而来,辉煌成就的背后,是滨州锚定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滨州深入实施制造强市三年攻坚行动,聚焦推动制造业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通过充分挖掘“冠军企业”“冠军产品”的成功基因,从梯度培育、科技创新、优化环境等方面重点发力,“培土育苗,强树造林”,构建形成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滨州模式”,为制造业优质企业铺就“冠军”之路。
从“冠军矩阵”到“万亿营收”,滨州正以“硬核制造”重塑产业坐标。深入了解这些生产出冠军产品的企业,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极其重视科技研发,手中握有不少知识产权专利。科技创新成为“滨州造”获得成功的支撑点。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滨州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7%,实现全省“四连冠”;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65.8%,连续两年列全省第1位,跻身中国科技创新百强市;滨州科技大市场在全省率先投用,渤海先研院科创带动效应超80亿元;全省首家民企承建的省实验室成功获批,魏桥国科科技园全面投用;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新增26家,达450家。
从渤海之畔的铝业革新到纺织科技的轻盈蝶变,从装备制造的“硬核”突破到绿色转型的全球实践,滨州以67项全球、全国冠军的硬实力,勾勒出一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文/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