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协同助发展 !山东省中医院探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09-12 19:15 海报新闻
在麻醉药使用初期,外科医生发现患者的肌肉紧张状态会影响手术的进行。当时,仅有的办法是使用更多的麻醉药品,从而使患者进入一个“深麻醉”的状态。但是,麻醉药的大量使用也会导致短暂性呼吸停止等症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科学家们研发出了肌肉松解药物,同时也研发出了选择性肌松拮抗剂,使得术后的“肌松残余”能够快速消除。
“在麻醉诊疗中,肌松药物的使用与拮抗,是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的关键环节。”迟永良详细介绍道,手术中需使用肌松药物让患者肌肉松弛,以满足手术操作需求,但这类药物属于“反生理状态”用药,若术后残留,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吞咽困难等并发症。随着医学技术进步,新型肌松拮抗药物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新型拮抗药物可将体内残留的肌松药物原形直接排出体外,拮抗效果更为精准,有效避免了肌松相关并发症。
“现在,患者术后苏醒更安全、更迅速,大大降低了麻醉风险,这也是麻醉学科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技术突破。”迟永良如是说道。
“1+”服务模式,全程护航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管理
2025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发布了最新版糖尿病流行“中国图谱”。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2.33亿。给医疗系统带来严峻挑战。
“当前,糖尿病管理面临着患者认知不足、跨科室协作困难、中医特色未充分挖掘等痛点。而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抑制患者免疫力,增加术后感染风险,血糖的剧烈波动更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等严重急症。”黄延芹指出,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成为医疗领域的重点攻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