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新品开售遇冷?专家称潮玩应回归“治愈、表达、共鸣”的本质
2025-09-12 19:47 封面新闻
记者点击进入另一个直播间,一位泡泡玛特玩家正在呼吁玩家们要理性。“最近的态势,都会趋于原价的,大家不要急,可以再等等。”据他观察,认识的一些黄牛已经进入到了观望状态,也会呼吁大家理性囤货。
专家观点:
潮玩应回归“治愈、表达、共鸣”的本质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从‘一娃难求’到二手市场价格腰斩,表面是供需失衡的市场波动,实则折射出情绪经济的深层矛盾。”在四川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翟琨看来,当“为热爱买单”异化成“为投机买单”,潮玩的文化价值必然遭遇商业逻辑的反噬。
翟琨提到,潮玩市场的核心驱动力是情绪价值的货币化。LABUBU的“丑萌”设计精准捕捉了Z世代对抗同质化、寻求个性表达的情绪需求,其盲盒机制、隐藏款、社群分享等构成了完整的情绪消费闭环。然而,当黄牛炒作将单个吊卡从199元爆炒至4600元,潮玩已脱离“情感载体”本质,异化为可交易的金融资产。
“Z世代的兴趣迭代极快,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潮玩产品热度依赖持续的文化创新,而非人为制造的稀缺。”翟琨表示,泡泡玛特新品遇冷,本质是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错配修复。商品的价值应回归“人的需求”,潮玩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承载的文化意义,而非价格数字。
泡泡玛特的此次遇冷,对潮玩行业而言有哪些启发?翟琨建议,潮玩企业应当在爆款制造中寻找文化的“承重墙”,而LABUBU二手市场的价格过山车,正是新消费时代的一堂生动课:情绪经济不是“割韭菜”的游戏,而是对人性需求的深度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