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从“一机难求”到降价70%,机器人租赁市场大洗牌

  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省机器人研究会副会长李卫民表示,目前具身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有局限,应关注具身机器人 “自我学习” 的特性,紧跟技术迭代节奏,适配能快速提升智能化水平的产品,同时着眼长期价值,优先选择支持在线升级、预留二次开发接口的设备,拓展应用边界,实现可持续增长。

  从“单一租赁”到“场景化服务”

  面对市场洗牌,如何破局成为从业者共同思考的问题。在李凯宁看来,机器人租赁行业的未来,在于从“单一设备租赁”转向“场景化服务”,通过提升机器人的功能性和交互性,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

  “以前机器人在商演中只能跳舞,动作和指令都很有限,但如果能让它做景区讲解员、房地产导览员,还能实现语音交互,甚至成为‘文旅推介官’。发展潜力就变得更大了。”

  同时,李凯宁提到,目前国家在机器人与人接触相关领域的法律尚未完善,如养老服务、儿童陪伴等场景,因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企业无法放开手脚开展业务。“如果政策能进一步放开,我们可以开发更多具备情绪价值的机器人应用,比如为老人提供陪护服务,为孩子提供教育陪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他期待道。

  尽管当前机器人租赁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李凯宁对行业未来仍充满信心。“这次洗牌会淘汰掉那些盲目跟风、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让市场更加规范,也会让客户更注重服务质量和技术实力,这对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是机遇。”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