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日照丨育儿补贴,不该变成商家“涨价跷跷板”
2025-09-15 16:47 莒县发展和改革局
政策应再“细”一点,把育儿补贴和价格稳控拧成一股绳。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完善的配套措施是政策有效落地的保障。将价格监管纳入育儿补贴政策体系,能从源头防范商家涨价行为;可以建立商家价格承诺制度,要求参与补贴政策相关产品供应的商家作出价格稳定承诺,明确在政策实施期间不得随意涨价;对于违反承诺的商家,应将其纳入诚信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限制其参与各类政府扶持项目、享受税收优惠等。这样一来,既提高商家的违规成本,也让政策形成闭环,确保补贴切实流向育儿家庭,而不是成为商家牟利的工具;可探索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模式,通过政府适当补贴、企业合理让利的方式,稳定母婴产品价格。政府在给予企业一定政策支持的同时,要求企业将产品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形成良性互动,让政策红利更好地传递给消费者。
监管应再“严”一点,让母婴涨价歪风在阳光下无处藏身。市场监管等部门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力量,须主动作为,对母婴产品市场进行严格监管。要建立健全价格监测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奶粉、尿不湿等重点母婴产品的价格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捕捉价格异常波动信号。一旦发现商家有哄抬物价、变相涨价等行为,要迅速介入调查,依法严肃处理;在政策实施的关键时期,应增加对母婴店、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的巡查频次,形成高压监管态势,让商家不敢轻易违规涨价;要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简化投诉流程,确保消费者在遇到价格问题时能及时反馈。对消费者的投诉,快速响应、认真查处、及时公布处理结果,形成消费者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让育儿市场监管更具力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