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聊城市体育发展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2025-09-15 18:36   大众网

  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化体育人才阶梯储备。根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通过强化体育课程建设、安排课外体育活动、丰富课后延时服务、促进家校共育等措施,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切实提高学生健康体质水平。支持足球、篮球、排球等竞技体育项目职业化发展,支持体育俱乐部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

  助力体育产业强势发展,推广本土特色体育项目。强化资金多元供给,明确政府加大财政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投资;深化科技赋能,鼓励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要素、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创新融合;培育本土赛事品牌,以“江北水城龙舟公开赛”“环东昌湖马拉松赛”等为依托,持续拓宽自主品牌赛事发展路径;传承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积极推广查拳、肘捶、潭腿等本地传统体育项目;提出充分利用黄河、京杭大运河、徒骇河、东昌湖、望岳湖等水资源优势,建设体育公园、休闲健身步道、骑行道等,开发体育旅游线路。

  规范体育设施建设管理,推进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明确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标准,强化应急避险功能;明确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规定体育宣传周期间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并延长开放时间;规范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推动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在保障教学和安全前提下按照规定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设施;强化居民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对已建成未达标的住宅区提出整改要求。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