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田间地头“拆门槛、筑防线”,德州探索涉农审批改革

2025-09-16 07:01   大众新闻客户端

  想让农机合法上路作业,就要“上牌”以实现监管;想涉足生鲜乳收运,得取得“收购许可”与“准运证明”以保障品质与流通;想做农资经营生意,须获“农资经营许可”来防范劣质产品坑农……这些涉农审批从来不是阻碍发展的“门槛”,而是守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权益的“安全阀”。

  可在过去,“部门多、链条散、材料繁、周期长、跑路远”等审批顽疾,深深影响着涉农主体的办事体验和干事活力。

  审批“安全阀”如何真正回归安全与服务的本质?一场旨在让审批服务更贴合农情、更响应农需的变革,正在山东的乡村实践中展开。

  前不久,省农业农村厅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案例汇编,德州有6项改革经验入选,数量居全省前列。田间地头如何“拆门槛、筑防线”?近日,记者在农业大市德州进行了蹲点采访。

  服务前置:

  农机不进城,购车即挂牌

  为了不久后的玉米秋收,禹城市梁家镇长里孙村的韩永建提前购入了两台崭新的玉米收割机。而这次在给农机“上牌”这件事上,他有了不同的体验——在销售点就能完成验车,当天就能拿到车牌。

  这位经验丰富的农机手,至今仍记得以前办理农机挂牌的窘迫:得雇拖车送县城验车,一大清早就往县城业务办理大厅赶,遇上修路绕了十多里地,到地方都快十点了。排队取号、填单子、验车、审核……等轮到时,都快下班了。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