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打开“文化+消费”的广阔增量空间

2025-09-16 10:19   大众日报

  在特定消费场景下,文化价值正逐步成为新的“定价准则”。文化本身是满足精神需求的,当文化深度融入并赋能消费领域,现有的消费模式也在相应发生变化。

  一是文化促进了IP经济的增长和繁荣。IP经济是一种围绕有魅力的文化内容进行加工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二次元经济。二次元经济集齐了网络文学、漫画、动漫、动漫电影、游戏、电竞及其周边衍生消费等诸多新型文化消费业态和消费模式,一个热门IP就可以联动若干个二次元消费生态链,催生了谷子经济、粉丝经济的繁荣。而IP与现实产业相融合,如IP影视化,授权游戏、玩具、服装、餐饮等,又会吸引粉丝群体前往实体店打卡消费,带动实体经济繁荣。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超40%,2025年依旧保持高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文化新业态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3.5%。

  二是追求精神文化满足的Z世代正成为文化创意产品最大的消费群体。年轻消费者更看重商品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而非实用价值,消费文创商品成为他们展示精神世界的个性化方式。LABUBU之所以走红,其萌趣丑怪、极具文化独特性的形象功不可没。而以潮玩LABUBU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品,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对“快乐”“治愈”“陪伴”“解压”“文化认同感”“社交价值”的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赢得了年轻人群的广泛认可,2024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中创意设计服务行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创意潮玩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2024年我国潮流和收藏玩具零售总额达465.7亿元,2025年1-6月全国潮玩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41.08%,呈现持续爆发式增长。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