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山到山大,一份笔记的“山路”
2025-09-16 21:54 山东大学
当时刚步入高三的她,正为备考焦虑不已,担心自己不够优秀,害怕梦想终究只是梦想。这份适时出现的笔记,成了她的“定心丸”。
笔记中的标注(图源网络)
遇到难懂的天气系统、气候成因题,翻看学长整理的错题思路解析,瞬间茅塞顿开;状态低迷时,看到笔记上相同题目旁标注的“get√”,仿佛听到了学姐对她说——“看,我也曾在这里跌倒,但你也可以迈过去。”
这份笔记不仅提高了宋丽娟的学习效率,更成为了她的精神依靠。她说,“学长和我是同一个地理老师,翻笔记时看到老师熟悉的字迹、学长做过的习题,让我感觉我正走过他们走过的路,心里很踏实。”
笔记中的标注(图源网络)
渐渐地,笔记的留白处开始出现新的字迹。宋丽娟会在特别难的题目旁写下“这个真的好难,希望你学会!”,并在后面加个小笑脸。她已经开始期待下一个需要这本笔记的人,希望也能感受到这份鼓励。
收到笔记的那一刻,她既是接收者,也即将是赠予者。这种身份的转变让她的内心更为充盈,也更勇敢,让她拥有了直面高三生活的勇气。
宋丽娟高中照
经过三年的传递和三届学生的翻阅,笔记本上的字迹已是层层叠叠,出于多人之手,深深浅浅都是跨越时空携手奋斗的痕迹。
高考结束,宋丽娟如愿收到山东大学录取通知书。她随后做出了与学长学姐同样的选择——将笔记留在母校,留给下一个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