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洋垃圾”变相进口 多名专家建议抬高干磨纸浆准入门槛
2025-09-16 23:34 海报新闻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许凤在研讨会上表示,正规的废纸浆生产需要在液态下进行除渣、筛选等净化工序,再经过浓缩加蒸汽处理(如热分散),高温干燥最终形成废纸浆。经过这些工序生产的再生浆板,纤维含量可达91.5%以上(含水分8%),几乎没有杂质,而且在高温干燥过程中实现了杀菌,符合卫生标准要求。而干磨纸浆生产将废纸原料经由粉碎机粉碎成碎片状,直接打包进口,省略了绝大部分生产流程。
“干磨法再生纸浆的工艺特点是‘不用水,只靠机械粉碎’。”天津科技大学轻工学院副教授安兴业认为,这种看似“省事”的方式,实际上存在关键问题。干磨工艺没有用水作为溶剂,也就失去了通过水力分级、洗涤等步骤去除杂质的机会。废纸原料中常见的污染物比如塑料碎片、胶黏物、微生物、重金属(如铅、镉)在干磨过程中无法有效分离。这种“夹带污染物”的干磨浆,本质是把国外的固废垃圾“包装”成再生纸浆进口,进入国内后又通过废纸回用形成内循环,污染物会反复积累,长期来看会拖累整个行业的绿色转型。
2023年11月发布的再生纸浆国家标准(GB/T43393-2023),对再生纸浆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进行明确。
但在与会专家们看来,上述标准对关键质量指标(如纤维完整度、杂质含量、微生物控制)缺乏强制性要求。相比之下,国外标准(如欧盟EN643)对纤维形态、污染物去除率等有更明确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