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生命“底线”如何守护?我国多措并举加强患者安全管理

2025-09-17 09:45   新华网

  当前,在疾病复杂性加剧和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筑牢患者安全屏障,是医疗卫生体系面临的核心议题。

  “患者安全是医疗质量不可突破的底线,更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根本。”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副主任侯晓梅表示,面对诊疗流程复杂化、技术应用多元化等新挑战,亟需构建更高效、更可靠的安全防护网络。

  近年来,我国采取系列举措强化医疗安全治理。比如,《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全链条提升目标,涵盖用药安全、服务流程和管理机制等;《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将肿瘤患者安全列为重点任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正推动患者安全迈入精细化管理新阶段。

  作为医疗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医院层面的实践也在不断细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姜辉介绍,该院努力将患者安全理念渗入医院管理的“毛细血管”。“我们从病历书写规范、手术安全核对,到高风险技术应用的伦理审查和急危重症抢救方案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嵌入标准化、结构化安全管理模块,努力实现安全管控关口前移。”

  从“单点突破”到“体系推进”

  与头部医院相比,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仍面临资源与意识的双重挑战。受访专家表示,一些医疗机构还处在患者安全理念启蒙阶段,人员培训不足、安全文化薄弱等短板突出。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