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学前教育费用做“减法”,政府责任做“加法”
2025-09-17 12:46 大众新闻
其中,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的部分,可按规定继续收取。例如:某民办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是每人每月800元,所在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是500元,政策实施后,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大班儿童不需再交保育教育费;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大班儿童,相应按照500元标准减免保育教育费,只需交纳差额部分300元。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一项回应民生关切的重要举措。为避免“免费”带来“降质”,学前教育费用做“减法”,意味着政府责任要做“加法”。按照《方案》部署,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按照幼儿园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根据享受政策在园儿童人数、所在地保育教育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情况予以补助,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省级财政将根据核定的各市免保育教育费生均财政补助标准、享受政策在园儿童人数以及省与市县分担比例,核定对下补助资金。《方案》对资金拨付流程进行了规范,各级财政、教育部门收到省以上资金后,需及时足额落实应由市县承担部分,确保从源头保障运营质量。
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教育部门同步加强对幼儿园的考核与监管,如明确办园条件、师资资质(教师需具备相应学历和资格证)、课程设置等标准,进一步规范行业生态。无论是公办园还是享受补贴的民办园,都需接受定期评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进行整改或取消资格,确保通过制度设计形成“免费”与“优质”的共生,从“上得起”更好更快地走向“上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