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等待 “镜面”少年重启心“门”|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7小时高难度手术助力罕见先心病患儿重获新生
2025-09-17 16:52 海报新闻
出生即遇“心”挑战
两次手术艰难闯关
小林的故事,始于2010年。出生不久,他便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1岁时的心血管造影揭示出令人揪心的真相:镜像右位心、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这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脏联合畸形。
他先后两次开胸手术:1岁时接受体-肺分流术,通过在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搭建一条“人工通道”,改善缺氧;3岁时完成法洛四联症心内矫治术,修补心室缺损、房间隔缺损,并扩宽了肺动脉。两次手术保证了小林正常的成长发育。但随着年龄增长,活动后仍常常出现憋喘、呼吸困难,耐力远不如同龄孩子,心脏多个瓣膜出现重度返流,“心门”开始失守……
2025年,心功能严重下降的小林来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中心。心脏超声结果显示:他不仅心脏长在右边(镜像右位心),更面临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多个瓣膜发育不良,导致重度返流——相当于心脏里好几扇“门”都关不严,血液大量倒流,心脏负荷极重。经过多学科会诊与周密的手术评估,为迅速阻断病情进展、改善心功能,心脏大血管外科中心专家团队第一时间为小林制定了手术方案并顺利实施。
体系支撑团队作战
为“心”保驾护航
这类“三次开胸+镜面心”手术,在心外科领域属于极高风险。其成功不仅依赖主刀医生的精湛技艺,更离不开整个医疗体系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