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腾飞表示,学会看商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识别隐形糖:若白砂糖、果葡糖浆、麦芽糖浆、蜂蜜等成分排在前5位,说明游离糖含量高,需谨慎选择;切断“最大游离糖来源”——含糖饮料;用“高纤维、高蛋白食物”替代高糖零食以增强饱腹感。
与此同时,周腾飞认为还应该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pH值是反映酸碱度的指标,牙釉质脱矿的临界pH值为5.5。口腔中的细菌能分解游离糖产生酸性物质,导致口腔pH值降到5.5以下,对牙齿造成直接腐蚀、破坏,进而引发牙酸蚀症和龋病”。
周腾飞建议,喝含糖饮料或酸性饮料时建议使用吸管,减少饮料与牙齿接触的时间,防止牙酸蚀症和龋病发生。进食后应尽快漱口,去除口腔食物残渣,缓冲口腔酸性环境。
在周腾飞看来,科学膳食需同时满足“减少口腔刺激”和“均衡供给全身营养”,包括控糖限酸,减少口腔损伤;增加“咀嚼性食物”,如芹菜、苹果、胡萝卜等“高纤维、需咀嚼”的食物,锻炼口腔功能;均衡营养,同步滋养口腔与全身,避免单一饮食导致的营养缺口;规律进食,避免“饮食紊乱”连锁反应。
口腔疾病常进展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般不易察觉。口腔专家建议,应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口腔疾病,“一般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口腔疾病进展快,建议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完)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