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山东能源彭庄煤矿:科技赋能筑牢安全屏障

2025-09-20 16:01   海报新闻

  此外,系统与矿井信息化管理平台深度融合,管理人员可通过地面指挥中心实时查看密闭区域的气压、温度等数据,并对异常情况快速响应。这一技术的应用标志着矿井安全管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全天候火情预警筑牢“防火墙”

  自然发火是煤矿重大安全隐患之一。该矿部署的“自然发火束管激光监测系统”,通过铺设井下束管网路,将采空区、密闭墙等重点区域的气体样本实时输送至地面分析中心。结合激光光谱技术,系统可精准检测一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浓度变化,并基于趋势分析模型实现火情分级预警。

  相较于传统人工采样,该系统将监测频率提升至每小时一次,数据通过工业环网直传指挥中心,形成“采集—分析—预警”的闭环管理链条。技术的升级不仅提高了预警时效性,更释放了人力资源,使通防人员能够聚焦于更高价值的风险研判工作。

  全流程保障设备精准运行

  传感器是矿井安全监控的“神经末梢”。为提升设备运维效率,该矿升级安全监控传感器自动标校装置(BXGZ V1.0),支持甲烷、一氧化碳等6类传感器的集中调试与标定。装置内置多电压等级电源模块,可模拟超限报警、断电等工况,技术人员在井上即可完成设备校准,单次维护时间缩短60%以上。

  为保障系统长效运行,该矿通防工区同步建立“理论培训+实操考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模拟井下环境的VR实训平台,员工可熟练掌握设备故障诊断与应急处置技能。目前,已有90%的通防人员通过智能化操作资质认证,为技术落地提供坚实人力支撑。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