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时评丨破解农村垃圾治理困境,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5-09-20 22:58 大众网
(一)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必须把农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要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在改厕、垃圾分类、庭院整治等具体工作中,提供多种选择方案,加强宣传引导,让农民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整治过程中要注重保留乡村风貌、留住乡土味道、传承乡村文脉,避免大拆大建和“千村一面”,让人们“留得住青山、记得住乡愁”。
(二)激发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党群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以推广上海市奉贤区的“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创建、福建省的“积分制”管理等成功经验,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行为量化成积分,用以兑换生活用品或荣誉表彰,有效激发群众共同改善、共同管理、共同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硬件与软件、物质与精神、风景与风尚共抓,将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制定村规民约,评选卫生户、美丽庭院,持续提升乡村风貌,最终形成人居环境建设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治理格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全国各地美丽乡村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只要我们突出重点、保持定力、尊重规律、发动群众,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必将从蓝图走向现实,绘就出一幅幅“村美、业兴、人和、民富”的新时代诗画乡村画卷,使之成为人们心中更加神之向往、身临其境的“诗与远方”。
责编:武红鹏
审签: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