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戏”成为年轻人新时尚,传统戏曲不断创新“打开”方式
2025-09-22 16:4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正成为戏曲传播不可忽视的“新主场”。第四集“巧‘豫’知音”的主角、豫剧演员谢彦巧,便是借助新媒体力量拓展戏曲边界的典型代表。科班出身、师承名门的她,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传统院团演员的道路,积极拥抱自媒体。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她吸引了近50万粉丝,让天南海北的戏迷在云端共鸣。她清晰地认识到:“登上舞台不再是我触达观众的唯一途径。”她不仅分享表演,更致力于戏曲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深度解读,尝试举办融合豫剧表演与文化沙龙的创新活动,其目标明确:“要培养我的观众,是否可以产生文化的消费,精神的买单,戏曲是否可以融入你的生活。” 这种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广戏曲的方式,打破了地域和剧种的局限,为戏曲传播打开了广阔的新空间。

戏曲还在跨界融合中释放新的生命力。盔头制作技艺的坚守是传承,而龙鳞装戏服长卷的创意呈现,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创新表达。第六集“从传统到先锋”中,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尝试突破古今中外的界限,探索古老昆曲的当代表达。“我认为昆曲就是多元的,它有很多的打开方式。”在先锋昆曲《夜奔》这出戏里,柯军将传统戏曲《夜奔》里林冲的红色大带与薄底快靴化作师徒传承的象征,广受好评。此外,《藏·奔》《319·回首紫禁城》《邯郸梦》等新概念昆曲实验剧先后走上国际舞台,在世界舞台上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世界所“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