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地头到屏幕那头,三位新农人的丰收答卷→
2025-09-22 18:39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许多从金融专业的“男大学生”,成了一名扎根土地的“农创客”。
许多的创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前期扎实地考察。他说:“东斟灌村是远近闻名的彩椒专业种植村,产业链完整,技术成熟,销路稳定,再加上背靠寿光这座‘蔬菜之乡’,创业风险是可控的。”
但对一个1998年出生的年轻人来说,终日与泥土、蔬菜和大棚打交道,并非易事。他告诉记者,凌晨四点摸黑起床干活,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中蹬三轮卖菜,这些身体上的劳累都不算什么,最煎熬的是心理上的挣扎。“我用最好的青春来种地,真的值得吗?”许多回想起21岁那些夜晚,常常躲在被窝里流泪,“我不停地怀疑自己,甚至感到自卑,还悄悄删掉了朋友圈里那些活得光鲜的同学。”

许多在大棚学习种植技术。
后来,他一边和自己“较劲”,一边日复一日跟着师傅学习松土、闷棚等种植技术。土地没有辜负他的努力,最终回报了他的青春。“我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进去,逐渐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体验到“长期主义”力量的许多,渐渐取得了创业的小成就:大棚规模不断扩大,连成一片;他在短视频平台积累了40多万粉丝,把寿光彩椒卖向了全国。
许多(左)和他一起创业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