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无人农场”“云端种地” 山东用科技力量挑起农业大梁

2025-09-22 19:24   中国新闻网

  随着“数据驱动”理念的深入推进,山东正从农业生产的单点监测向全域管控延伸,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判转变。以“齐鲁农云”等省级平台为核心,山东着力构建“鲁农数据一张图”。目前,平台整合全省涉农数据资源388类,数据总量29.4亿条。数据驱动的精准管理模式,正让越来越多的农田具备“自我感知、自我调节”的能力。此外,该省以DeepSeek、文心一言等语言模型为基础,开发农业农村行业大模型,初步具备了农产品价格分析、农作物病虫害识别、农事预警、农时计划等AI问答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业智慧大脑功能。

  从“技术单点”到“产业协同”

  全链赋能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现代化、智慧化的终极目标,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更是产业生态的重塑。山东深谙此理,从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运用人工智能、低空技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出发,推动智慧技术从“生产端”向“全链条”延伸,构建“技术+产业+人才”的协同生态,让农业新质生产力真正落地生根。

  在产业链层面,山东正打破“种、管、收、储、销”的割裂状态,实现“串珠成链”。淄博禾丰种业在收割农田后,把麦粒直接送入配备18个测温传感器的智能筒仓,仓温超过28℃时通风系统自动启动,解决“产后损耗”难题。日照市新东港农业发展集团的蛋鸡养殖项目,通过配套建设全自动蛋品加工中心,实现鸡蛋分级保洁。此外,粪污处理全部地下传输,鸡粪经发酵后产出有机肥,废水经处理后还田使用,实现智慧农业与循环农业的融合。

  这种“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智慧化,让农业不再是“单环节生产”,而是“全价值创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