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青绿山水 | 央美教授马菁汝青绿金碧写意油画与国风珠宝的绝美邂逅
2024-10-15 16:14 文化视界
2020年,马菁汝教授创作了476×253cm的巨幅油画《崇岭叠翠》,标志着她独具特色的青绿金碧写意油画风格的正式形成。在意象方面,中国传统青绿山水重视物我相融、形神合一的意境营造。它既是对于自然景物的客观描摹,但又不完全照搬照抄现实中的景象,而是巧妙地运用高度凝练的结构程式来体现文人心中的山水世界,蕴含着对于宇宙、自然、人生的认识与感悟。马菁汝教授充分地将这一特色融合在自己的油画创作之中,在西方油画重视造型与色彩的基础之上,增添了更为丰富的意蕴内涵。在构图方面,中国山水作品比起传统人物、花鸟画,更注重于“势”的表现,常用“远”来代表时间、空间的韵律与变化。马菁汝教授结合了山水画“深远、高远、平远”三种构图方法,将观赏者从欣赏西方油画写实、即时的微观视角,转变为更加开阔豁达的宏观感受之中,通过油画的笔触,表现山水景物之间的起伏变化。这也充分体现出马菁汝教授对于我国传统“天人合一”文化观念的感悟,更注重于去营造画外之意,与李白诗中“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既有对于世间万物的关怀,对“道”的体悟,同时也是对人生长河的思考。在色彩方面,马教授主要借鉴了中国青绿山水中石青、石绿两种颜色,以及西方风景写生作品之中的光影效果,来表现画面中色彩艳丽的丘壑林泉,青绿的山石,葱郁的树林,画面复杂细致,蔚为壮观,一眼就能给人带来很大的震撼。马菁汝教授重视真实再现的基础上,仍然保留了青绿山水的装饰成分,这使得她的画作既脱胎于自然,又将自然美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增强了绘画语言的信息包容度,也提高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