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1元买4000份科普文案,1万元请三甲医院医生代言,还能相信“白大褂”吗

2024-10-16 14:39   上海网络辟谣

  还有的“剧本”反其道而行之,塑造出“严肃顶真,不愿加号”的医生形象。比如,有的医生在短视频中对申请加号的病人说“不”:“我给你加号,是对其他排队病人的不公平;我照顾你,谁照顾他们”。可是,该医生话锋一转,表示能通过“小助手”等帮助患者“预约挂号”,“你要加号,联系我的助手”。此时,短视频平台或短视频中同样出现了“添加该医生助手”或“加入医生社群”提示。在联系助手后,仍旧被引导至线上问诊平台或被建议前往“医生同样坐诊的**医院或**机构”。

  可见,不论是“允许加号”还是“不允许加号”,这类“剧情”的结果都是引导观看者选择线上问诊或“医生”有意指向的医院或诊疗机构。

  “归根结底,部分‘白大褂’拍短视频的目的不是科普,而是引流带货。有的是具体的产品,有的可能是医疗服务,视频拍摄剪辑者正是产品或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或者企业委托的MCN等机构。至于推荐的产品和服务是否靠谱,通过视频很难判断。在行业里,与这类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投诉纠纷并不罕见。”胡融婉转地表示,“有些同行的医疗水平大家心知肚明,但大家是同行,有的还是同事,不太方便直接指出。”

  叫停“白大褂”造假,还需多管齐下

  调查还发现,要治理“白大褂”假科普、真带货的问题,仅从审核“白大褂”的身份出发,已经远远不够。“白大褂”的身份、他们介绍的内容、他们背后的MCN等中介机构、以及他们带货引流的服务和商品,都应纳入管理。其中,管理方除了平台,还包括“白大褂”的工作单位、

  相关产品或服务的监管部门等。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