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山东把盐碱地变“希望的田野”

2024-10-21 08:12   大众日报

  选好了耐盐碱品种,种植经验仍需摸索。在盐碱地上,作物常种在垄上,但在冬韵家庭农场,葡萄专门种在了垄沟里。“以往也是种在垄上,但盐碱一泛上来,葡萄苗都死了。”刘东梅说,除了良种、良法,还要不断改善土壤。刘东梅在垄沟中专门为葡萄覆盖上了葵花籽、大豆、芝麻等油料作物秸秆。“我家的葡萄更爱吃瓜子和芝麻”。她开玩笑说。

  这些油料作物秸秆来自农场中另外的几块大田,原来都是田外处理。把它们作为生态肥旋耕在土壤中后,不仅减少了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肥力,还提升了葡萄品质。

  在盐碱地上大面积种植芝麻、大豆、葵花籽等油料作物,并非是刘东梅的摸索,而是来自于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

  “从前几年开始,我们农场成为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一些育种专家在这里试验种植耐盐碱作物品种,推广以种养地、种养结合的模式。目前农场面积已增长到200亩。”刘东梅希望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改善种植条件,把盐碱地特色农业品牌打出去。

  在实际生产中,良种和改土相结合,系统集成现有技术优势,已成为更多育种团队及种植户的选择。

  近几年,李圣波带领团队在盐碱地上尝试了“药药间作”和“粮药间作”,如将玫瑰花、木瓜、芍药品种(系)进行间作,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能通过生物举措改良土壤,让盐碱地上“长出”更多可能。

责编:邱 琳
审签:于明效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