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减肥门诊遍地开花,多学科加入,如何更高质量发展?

2025-04-16 08:24   澎湃新闻

  近日,记者随机走访了上海多家医疗机构,在医院的宣传板或电梯口,都张贴或放置了体重管理或减肥门诊的宣传资料。在医院门诊大厅的志愿者服务台或便民服务台,工作人员也能给出减重门诊的正确指引。

上海多家医院关于体重管理的宣传资料

  在这波减肥门诊建设热潮中,医院往往都有多个科室参与,最为常见的是内分泌科、营养科,前者有助于解决患者的代谢问题,后者帮助患者“管住嘴”。也有医院出动了中医、心内科、呼吸科、运动医学、康复科、妇产科、心理科等专业人士,为减重人群提供不同侧重方向的减肥指导。上述北京协和医院的体重管理联合门诊由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和中医科医生共同出诊,患者在挂号时也有中医体重管理门诊、内分泌体重管理门诊、营养体重管理门诊三个选项。

  值得关注的是,在药物减肥之前,减重手术曾不断发展。据《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库:2023年度报告》显示,综合推算全国减重手术总数量约为37249例,开展减重手术的医院约为850家,减重外科医生约为1250位,减重个案管理师约为600位。如今的体重管理门诊也有不少是由外科医生主导。

  暨南大学肥胖代谢研究所所长、减重中心主任医师王存川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的美国就有专门通过胃肠外科手术来治疗肥胖,可以说肥胖治疗最早就是主要由外科主导进行。国内在八九十年代也开始开展减重手术,但当时还没有减重门诊或者减重中心的概念,2011年至2020年是减重外科的快速发展期,慢慢开始有医院成立专门的门诊或减重中心。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