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泉城,永远相信阅读的力量
2025-04-24 09:49 大众网
当感叹时间流逝时,有人可道《滕王阁诗》中的“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谈论人生百态时,可言林清玄的“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回答阅读的意义时,能引出切斯瓦夫·米沃什的诗:“我常想象已经没有我的大地,一如既往,没有损失……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书香泉城,向来是从读书开始。
翻阅济南浩瀚如海的典籍,可发现围绕“阅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秦汉时期,经学大师、济南人伏生冒死壁藏《尚书》,教之齐鲁、传之后世;并称济南“二安”的李清照、辛弃疾,婉约与豪放、各领风骚;五龙潭畔,清代《四库全书》的重要编纂者周永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私家藏书“与天下万世共读之”的理念由此推广。
从杜甫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吟诵赞赏,到刘凤诰笔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明湖风韵,从赵孟頫“云雾润蒸华不注”的书画意境,到老舍文中“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的偏爱……
当后人阅读这些作品,眼前浮现的不仅是泉城的湖光山色,更是历代名士对这片土地的精神投射——他们的审美、价值观、人生态度,已经通过书籍沉淀为济南的“文化性格”。
这种性格的延续,正是“思想永不褪色”的最佳注脚,也是济南一直高度重视“书香泉城”建设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