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潍坊昌邑:让优质公共文体服务“触手可及”

2025-04-28 09:19   大众网

  升级健身步道、建造口袋体育公园、进行体育设施智能化改造……昌邑市以“绣花”功夫不断加强空间资源整合利用,因地制宜完善户外运动基础设施,为各年龄段居民打造亲近自然、多元体验的户外生活场景。截至目前,昌邑市已有全民健身广场809处,人均体育用地达3.01平方米,体育健身设施行政村全覆盖,城区3处5G智能健身驿站,中心城区“10分钟健身圈”初具雏形,“城乡一体化15分钟健身圈”进一步完善。

  当健身设施遍地开花之时,文化的种子也在城乡各处生根发芽。在昌邑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内,老织机讲述着百年纺织故事;潍坊(昌邑)侨史馆里,侨乡文化的继往开来吸引着研学团队驻足。这些散落在乡间的140余处博物馆,正与健身设施一道,共同构筑起昌邑市民的美好生活图景。在昌邑市,一座座乡村博物馆不断出现在乡村居民的视野里。目前,该市已建成国有综合博物馆1处、省备案博物馆5处、各类乡村博物馆140余处。其中,朱树屏事迹陈列馆与海洋科普馆被评为“省级海洋意识教育示范基地”;柳疃镇被确定为潍坊市唯一一个“博物馆小镇”建设试点镇。

  服务优化——从“基础供给”到“按需定制”

  周末的迎禧社区活动室里,昌邑市文化馆“艺术进乡村”点单式公益培训项目正按照当地群众艺术需求开展戏曲专项指导。十来个戏迷正跟着文化馆的王海波学《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王老师打着节拍,突然停下笑道:“老张,您这‘卧龙岗’三个字得往上扬,要有诸葛亮的潇洒劲儿!”他捋着假须示范,眼睛微眯,活脱脱一个悠然自得的孔明……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