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民俗馆变身红色课堂 宁津青少年体验“看得见的思政课”

2025-04-29 19:01   海报新闻

  当百年党史遇上传统民俗,会碰撞出怎样的育人火花?4月27日,德州市宁津县大柳镇创新推出的“民俗馆里学党史 传统文化映初心”情景教学实践活动给出了生动答案,通过将红色教育融入传统技艺体验、革命故事讲述等特色环节,该镇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在修缮一新的民俗展陈馆内,馆长杜东炼手持锔瓷工具现场演示,“锔盆子锔碗锔大缸,修理洋锁配钥匙喽——”随着悠长的吆喝声,近百件承载岁月印记的民俗器物次第展开,从斑驳的煤油灯到泛黄的粮票,这些“会说话”的历史见证者,将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变迁具象呈现。

  “老辈人说三月二十八,苍蝇蚊子不在家,正是下酱好时节。”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指导下,学生们体验了传统大酱制作全流程。碾轧黄豆时的木槌声声,翻晒酱坯时的阳光温度,大柳镇中心小学“10后”学生李宛竹感慨的说:“每个细节都凝结着劳动智慧,这比课本上的文字更触动人心。”

  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聆听了来自革命后代讲述的红军爷爷的故事,那质朴而真挚的讲述,将红军战士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事迹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每一次冲锋陷阵,每一次浴血奋战,都仿佛让同学们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

  最后,同学们随着旋律自发唱响红歌,用真挚的歌声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让小小初心在文化传承中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