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造华章|非遗传承人刘新芳:用面塑留住威海记忆

2025-04-29 21:09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仇艺畅 宁晓洁 威海报道

  2016年,“传统面塑”被列入威海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刘新芳的名字,自此与这项技艺紧紧相连。

  刘新芳自幼对美术有着浓厚兴趣,他自学美术、素描、人体结构等知识并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早年在京剧团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工作,京剧人物的形神张力、服饰动态的精细考究,都在他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成为他日后进行面塑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后来刘新芳调到刘公岛文物部门,二十余年间积极参与文物的修复与历史场景的布展工作,曾参与设计复制的德国克虏伯大炮现陈列于刘公岛上的东泓炮台遗址,成为游客直观了解北洋海军装备技术的重要展项。这段经历也赋予他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与深厚敬畏。

刘公岛早期对外开放时期,刘新芳制作沙盘模型

  2005年退休后,刘新芳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并将其投入面塑艺术,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更多的个人特色。“面塑材料简单,可塑性强,能定格故事,也能传递情感。”他说。这一选择,源于上世纪70年代在天津街头偶遇面塑艺人的震撼:面团在艺人手中翻飞,顷刻间化作活灵活现的“小世界”,那份质朴而神奇的力量,让他念念不忘。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