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耕耘者 | 虫砂沃土育出“黄金链”:53岁“新农人”的生态循环创富经
2025-05-03 10:13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侯晓 迟晨 常明清 李家宁 聊城报道
在聊城市东阿县牛角店镇,有一位人尽皆知的“昆虫新农人”。她叫张青,今年53岁的她扎根黄土地20多年,从农机服务起步,探索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农场+驴场+虫场”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书写出一部“变废为宝”的绿色传奇。
北临济聊一级公路,南临黄河森林公园,有座农场叫做青源家庭农场。眼下正是麦子茁壮生长的季节,绿油油的麦田随风荡漾,甚是喜人。5月2日,五一假期第二天,当很多人都在享受假期的时候,张青正弯腰身在农场里劳动,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背。对张青来说,好像没有假期的概念。
在这里,一段关于张青的创业经历娓娓道来。最早,张青从事农机服务。2003年,张青购置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为本村及周边村民提供农机服务。经过多年发展,张青的农机规模不断扩大。张青无微不至的服务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在村民们的支持下,2005年,张青流转了1200亩土地。
经过多年实践,张青得出一个结论,种养结合是种植与养殖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好模式。购置青储机,对秸秆进行加工、青储发酵后成为饲料,在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也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问题。畜禽粪便作为肥料,对土壤进行修复,增加土地有机质,既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面对地租攀升、效益瓶颈,2016年,张青又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承包驴场。将秸秆转化为饲料,用驴粪改良土壤,张青迈出循环农业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