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笔墨酣畅·音画共愈”李苦禅大写意国画×音乐疗愈沉浸式体验活动在济南市美术馆圆满举办

2025-05-03 10:44   海报新闻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艺术学院现代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副教授陈俊伊携诸城派古琴传承人朱子易先生之孙、山东艺术学院民族音乐方向研究生朱成林和音乐教育专业马玉鑫同学,以“音乐疗愈”为媒介,带领参与者从视觉欣赏转入身心体验。作为中国音乐治疗专业奠基人张鸿懿教授的弟子,陈老师和学生团队曾为济南市民开展了7000+小时专业服务,擅长通过各类音乐体验和互动唤醒内在动力。活动首先以琴曲朗诵“中华美育精神”开场,向现场参与者呈现传统文化中的美育、疗愈思想。随后,主讲人就李苦禅先生画作中的“落雨”“寒鸦”“松”“鹰”“荷”等元素以及作品和创作经历与现场参与者共同展开了关于艺术创作与疗愈相关的话题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进一步加强了艺术与心灵的联结。现场参与者还共读了一本书,进一步为心灵获取认知汲养。最后,带着所有视觉和认知上的收获,大家共同聆听现场演奏的《梅花三弄》,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内观冥想。

  即兴创作:在跨界表达中唤醒自我

  在“音画共生”创作环节,参与者以李苦禅的画作为灵感,结合现场体验的音乐情绪,用水墨等媒介进行自由创作。有人用浓墨重彩描绘雨滴落的瞬间,有人以淡彩晕染山林的静谧,更有人将旋律转化为线条的流动——画作不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内心感受的外显。主讲人分别从艺术疗愈与艺术鉴赏角度进行点评,肯定每幅作品的独特性:“艺术疗愈的核心不是创作完美的作品,而是通过‘心手相应’的过程,建立与自我的连接。”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