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筝鸣时评丨何以青年,不负韶华

2025-05-04 11:14   大众网

  青年人的成长也离不开内生动力。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青年时代立下的志向往往对今后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1918年春,20岁的王尽美在报考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便立下目标“将来能把我四万万同胞的腐败脑筋洗刷净尽,更换上光明纯洁的思想”;1964年至1968年,20多岁的王伯祥在山东省委党校青年知识分子训练班参加学习,从此“为老百姓服务”成为他的座右铭。“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榜样的人生经历虽有不同,但成长的轨迹仍然能够照亮“人人皆可成为榜样”的道路。青年人缅怀先烈、学习先进不能止于感动和崇拜,更要诚意正心、日新其德,真正将榜样的力量内化于思想的自律和自觉,外化于行动的智慧和力量。

  自古英雄出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鲁迅先生曾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难免遇到风险挑战和“成长中的烦恼”。青年人的成长与新时代的长征路相契相连,面对时代邀约,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越是难干越显担当,越是难干越能砺志,越是难干越长才干,越是难干越出成绩,成为“劲草真金”,沧海横流、中流击楫更显英雄本色。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何以青年,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光阴迫、从来急,赴山海、争上游!正如一首歌唱得那样,“光阴快似箭提醒你和我,年轻人快发奋,黄金时代莫错过莫错过”。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