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两岁半的省级新区,改革创新因何“走在前列”?
2025-05-07 06:44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经济发展活力足,根源在体制机制。该区突出产业属性、服务功能,将12个产业部室调整为5个产业中心,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现“项项工作有人抓,层层责任能落实”;建立平时考核和年末考核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突出差异化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薪酬、评先树优挂钩,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沂河新区明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重点任务38条,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生产运营等十大成本,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出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等100余项“一件事一次办”创新服务。比如,在全省首推跨境电商经营“一件事”,审批环节减少67%,审批时限压缩60%,申请材料减少46%,助力本地企业出海;与平原县、兰考县、邳州市等63个市县签订“一件事·跨域一次办”合作协议,实现29项“一件事”跨域通办,破解异地办事“多地跑”难题,入选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点。
营商环境好不好,直接影响项目的落地和实施效果。2021年1月,格力电器(临沂)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落地,这是格力电器在全球布局的第15个空调生产基地,也是格力电器在北方地区投资最大的生产基地项目。今年一季度,该基地生产空调32.5万套,实现工业产值4.79亿元,同比增长164%。
据了解,去年,沂河新区“四上”企业突破1100家,规上工业企业总量达346家,总产值增长10%,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107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7亿元、增长6.5%。今年一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2.9%,总体呈现“量质齐升”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