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李婷 徐诺 日照报道

五月的日照大地生机盎然,当“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证书跨越山水抵达时,这位被乡亲们亲切称为“苏老师“的农经专家,正在东港区后村镇指导运用智能系统完善农村“三资“监管。二十八载春秋更迭,苏日贺用脚步丈量过上百个村庄的阡陌,将智慧农经的种子播撒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
深耕农村经济管理领域近三十载,这位双正高职称(正高级农经师、正高级农艺师)的专家创新打造出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日照样本”。早于2018年全国农村“三资“管理数字化浪潮前,他已率团队构建起“智慧农经“系统,通过“云端“电子票据、阳光用工平台等创新举措,使集体资产管理质效跃升。独创的“八化“工作法如同精密算法,将零散的管理环节编织成科学体系,先后8次在全省、5次在全国推广,让昔日的“糊涂账“蝶变为业界标杆。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战场上,苏日贺更展现出战略眼光。从2010年至今,他推动全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增至850家,153家市级示范社带动村集体增收4670余万元。当农业农村部在全国遴选典型案例时,日照市凭借4个入选案例成为耀眼明星,其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日照经验“更被收录进省级《典型案例》,成为全国4个地级市典范之一。
荣誉簿上镌刻的每个数字,都凝结着基层实践的智慧:上百本写满田野调查的笔记,数百次为厘清合同细节的百里奔波,153家合作社的深度调研足迹……即便在获得国家级表彰的此刻,他依然保持着“晨踏露水去,夜披星月归“的工作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