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王海峰:带出两个全国知名志愿服务品牌

2025-05-07 15:48   大众新闻

  值得一提的是,从事志愿服务以来,为了不给个人和企业添麻烦,也为了使自己的公益项目能长久运营下去,王海峰从没有等靠要,而是想方设法为项目培养造血功能,实现长效机制。

  “过去有很多不错的慈善项目,但很快就进行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换句话说,这些项目没有造血功能。”王海峰说,“我们协会有一个多年运营的项目——送电影下乡。因为农村人看电影不像城里人那样方便,所以我和协会成员利用节假日,不定时赶往山村放电影。为了维持良性运转,我尝试在电影开头,播放赞助商的广告,这个项目就此实现了良性循环,而不用到处化缘。”王海峰自豪地说。

  在救助环节方面,王海峰也很用心。“我发现,不少救助活动是‘大水漫灌’,发放的物品同质化严重,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比如,有个孩子甚至收了12个书包。”王海峰说。

  为了精准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协会贴心地为孩子们发放爱心1+1志愿卡,让孩子们填写自己的心愿,协会就此开展针对性救助。

  为保证协会的志愿服务之路不“走歪”,自关爱农民工志愿者协会成立起,协会和王海峰本人从未接收任何捐款换物,而是面向社会提供急需帮助人员的相关信息,让双方点对点帮助。

  王海峰说,20多年来,他从未接收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个人的任何捐助,唯一一次破例是,2014年原莱芜团市委特意为他颁发了“工作创新奖”,并奖励了1000元。就是这1000元,让王海峰犯了难,最后他垫上了200块钱,捐给了4名困境儿童。

  (大众新闻记者 武宗义 实习生 武咏洁)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