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时评 | 黄河入海处 文旅弄潮时 东营“五一”答卷诠释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2025-05-08 08:47 海报新闻
智慧停车系统60%的效率提升,应急充电桩的星罗棋布,多语种服务的无缝衔接,这些细节构成城市服务的“微血管网络”。正如京牌游客刘女士的感慨:“智能导航与人文关怀的融合,让服务既有科技精度更有人性温度。”98.6%的满意度数据,正是对“好客山东”东营实践的最佳注脚。
在非遗与科技赋能的交响中,东营奏响了文化传承的现代强音。市美术馆的VR穿越之旅让文物“开口说话”,利津老街“手艺换体验”模式使非遗触手可及。当草编技艺与数字经济碰撞出63%的销量增幅,当剪纸艺术遇见沉浸式展览,传统文化完成了从博物馆陈列到生活场景的华丽转身。
“一眼千年”文物科技展的爆红,印证了文化遗产的当代解码之道。80件出土文物与2000件标本的科技化呈现,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对话场域。这种“静态陈列”向“动态对话”的转化,恰似为传统文化装上现代引擎,让历史长河在数字技术的河床上奔涌出新浪潮。
东营文旅的爆发非朝夕之功,而是系统工程的必然结果。从领导班子“分片包干”的顶格推进,到假日专班的协同作战;从“预约错峰”的智慧管控,到“全员一线”的服务革新,展现的是城市治理的全局视野。“交通动脉畅通工程”与“文旅产品创新工程”的双轮驱动,“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的辩证统一,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